《画杨桃》是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的第二课,这是一篇儿童故事,内容鲜活有趣,语言生动活泼。课文讲得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。“我”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,同学们觉得好笑,老师通过这件事,让同学们亲自观察,接受教育。通过这件事情,告诉我们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,会有不同的样子,我们看问题做事情应该从客观事实出发,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,使我们很受启发。全文共有18个自然段,按故事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三部分。第一部分(第1自然段):写图画课上,“我”将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形状。第二部分(第2~17自然段):写“我”将杨桃画成五角星,被同学嘲笑。第三部分(第18自然段):老师的教诲让“我”终身难忘。课文的学习目标:1、认识“室、靠、而、班”等15个生字,会写“图、课、摆”等10个字,读准多音字“倒”。2、朗读课文,读好对话语气。3、理解课文内容,懂得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得到不同的印象的道理。4、积累“靠、视、抢、悦”生字拓展的词语。孩子们让我们带着以上学习目标,一起学习课文吧!一、读准字音“室、审、视、晌”是翘舌音;平舌音“肃”;“而”读er,二声,只有韵母,没有声母;“嘻”念一声,“诲”念四声;多音字“倒”读四声的时候,一般表示上下颠倒,方向相反或意思转折,如(倒车)(倒水)(倒背如流);读三声的时候,表示立着的东西横躺下来,如(碰倒)(摔倒)(翻江倒海)。二、识记生字方法1、熟字加一加:囗+冬=图广+坐=座告+非=靠2、熟字换一换:枪——抢棵——课3、同偏旁归类:“哈、嘻”都是形容笑声,都是“口”字旁。4、猜谜语识记:两个王分了家(班);太阳的方向(晌);每日必说话(诲)5、字源识记:如“视”,“见”表示看,偏旁“礻”表示读音,也表示“观察”的含义。孩子们在写生字时要注意坐姿,观察每个字的结构,所占的位置等,本课要写10个生字,来看看每个字的书写提示:1、“图”字是全包围结构,先外后里再封口。外框要写得宽大,在田字格中间,左右两边的竖要对称,垂直;“冬”字要写得紧小,首笔撇稍短,横撇的撇要写得长些,下面的两点在横撇和捺交叉的下方,写在竖中线上。2、“课”左右结构,左小右大,左边的“讠”要写得窄小,偏左上位置;“果”的右上要写得紧密,要注意笔顺,“木”的撇穿插到“讠”的下面,中间是一竖,注意不能分开写,捺画舒展。3、“摆”字的左边“扌”窄而高,右上边“罒”里面是两竖,写得要扁,低于提手旁,右下面的“去”竖和撇折是两笔,第二横要宽于“罒”,最后一笔尾点大而稳。4、“座”字半包围结构,外边的“广”字要大,第一笔点居中,撇舒展,稍直长展,护住下面的“坐”;“坐”里面两个“人”的捺变成点,“土”的中竖和下横都要写长。5、“室”字上下结构,上下同宽。上面的“宀”盖住下面部分,第一笔点在竖中线上;下面“至”要写紧密,竖在竖中线上,和第一笔点上下对称,横画距离相等,末横稍长。6、“交”字首点居中,上部的“六”稍小,处于上半格,上横要长,中间的撇和点写短,收缩;下面的撇捺交叉,舒展。7、“哈”字左右结构,左边的“口”要写小偏上,右上部的“人”的撇捺都从竖中线上起笔,要写得舒展,覆下,要注意中间一横不能忘记,下面的“口”扁而宽。8、“页”字是独体字,上横要写长,写在田字格上部的中间位置,下面是一短撇,从竖中线起笔,“贝”字的框要写得窄,撇要弯,最后一笔点要写得稍长一些。9、“抢”字左窄右宽,左边“扌”竖钩直挺,右上边的“人”舒展,要盖住下面部分,最后两笔分别是横折钩、竖弯钩,横折钩小,竖弯钩略收。10、“嘻”字左小右大,左边“口”小,写在偏左上格的地方;右边细长,各部分要写扁,写紧凑,要注意三横的长短不一,最后一横最长,起笔在左边“口”字旁的下面。附上字帖:词语积累,拓展运用一、一字组多词:靠(靠近)(依靠)(可靠)视(注视)(仰视)(视而不见)抢(抢先)(抢救)(抢夺)悦(喜悦)(愉悦)(赏心悦目)二、名言积累看待问题会得到不同结果的道理名言:1、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不是路上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——苏轼《题西林壁》2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。——俗语3、从不同的角度运用知识,知识才能活;只有活的知识才能成为力量。——帕金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rzdk/5973.html